三巴仔街
三巴仔街是澳门最早的石仔街之一。1869年7月26日澳葡政府宪报颁布街道名录,该街便榜上有名。不过,现在街上的石仔已不知去向,街面已改成水泥路面。该街北起自风顺堂上街与三巴仔横街交界处,西南到三层楼上街与乐建斜巷交界处。街上有一座教堂、一座寺庙,相互对望,有着独特的神韵。
该街之得名,乃因该街北面尽头处,有一组被华人称为“三巴仔”的建筑群──圣若瑟修院大楼及圣堂。三巴仔街,是随着“三巴仔”的兴建而开辟的。
澳门是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地方,不同的文化、宗教在这里相互接触,和平相处。这种情景,在三巴仔街尤其明显。这里,耶稣与释迦牟尼比肩而坐、教堂与佛寺相视微笑、修道院与佛学院静静对视,修士尼姑,晨钟暮鼓,任时间流逝,矢志不移。人们说,澳门与别不同,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巍然不动、包容万物的胸怀吧?
 
 
最后更新日期:
请使用Chrome浏览器
市政署©版权所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