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約48.6萬。主要聚居於雲南省瀾滄縣、孟連縣,少數人與其他民族雜居於雲南省西南邊境縣,使用拉祜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拉祜納和拉祜西兩個方言。由於拉祜族人長期與漢族、傣族交往密切,因此大多數拉祜族人能兼用漢語和傣語。過去拉祜族人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1957年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式的拉祜文。歷史上,拉祜族曾採用刀耕火種、輪歇拋荒的方式進行耕作。近幾十年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以前,拉祜族人信仰多神的原始宗教,後大乘佛教傳入,逐漸在拉祜族民間流行,此外還有少數村落的居民信仰基督教或天主教。拉祜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端午節”、“火把節”、“嘗新節”等。“春節”是拉祜族最盛大的節日,新年前夕,家家戶戶舂米打米粑,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穿紅着綠,換上新裝,走村串寨,相互拜訪,或跳各種集體舞蹈,整個村寨一片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