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约1692.6万。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於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人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使用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过土俗字,但不规範。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使用汉文人数较多。壮族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过去多崇拜自然和多神的原始宗教。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基督教、天主教也传入壮族地区,但影响不大。壮乡素有“歌海”之称,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壮族民间歌手的典型代表。每逢农閒、节假日或婚丧嫁娶,壮族地区都会举行对歌活动,壮人称之为“歌墟”。尤其在每年三月初三的歌节,男女青年都身穿节日盛装,对唱山歌,少则数百人,多则上万人,使美丽的壮乡成为歌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