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約21.6萬。主要聚居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縣市,與漢、壯、苗、瑤、侗、毛南、水等族人雜居。使用仫佬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仫佬語與毛南語、侗語、水語相當接近。大多數人會漢語,部分人還會說壯語。沒有本民族的文字,歷來以漢文為交際工具。仫佬族人生活的大山中蘊藏着豐富的煤,素有“煤鄉”之稱,採煤已是他們重要的經濟支柱。仫佬族人多信仰道教,少數人信仰佛教。節日活動比較多,特殊的節日有:三月初三“婆王節”(又稱小兒節),其活動是以村寨為單位舉行祭祀;四月初八“牛節”,其活動是讓牛休息,並拜祭牛欄神;五月初五“端午節”,除具有與當地漢族、壯族的端午節相同的內容外,各村寨還抬紙船巡田垌驅蟲,以保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