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街
大三巴街,以賣草地街為起點,南至草堆街和高尾巷上端,向北伸延至長樓斜巷與富運台之間,至花王堂街為止。
大三巴街得名於著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大三巴。聖保祿教堂創建後,曾於1595年、1601年慘遭嚴重火災。1602年,耶穌會重建教堂,由神父卡斯特羅‧斯皮諾拉設計,1644年落成。重修後的教堂氣勢雄偉,可媲美羅馬聖彼得大教堂。重建設計突出了極為雄偉的前壁,牌坊雕刻細緻精美,且深具宗教意義,刻有宗教人物聖像,以及牡丹花、菊花、太陽、月亮等,具有濃厚的東方色彩。1835年,教堂再遭火災燒毀,此後再無重建,其前壁成為世界聞名的古蹟——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後有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山頂大炮臺於17世紀初期建造,經頂層扶手電梯可到達澳門博物館,該館前身為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大三巴街分成南北兩段。北段街道以售賣傢具、古董陶瓷和小型工藝等商店居多;南段街道以葡式碎石鋪設而成,人流相對多於北段,傳統手信餅店最多,此街因而被稱為“手信一條街”。
 
 
 
 
最後更新日期:
請使用Chrome瀏覽器
市政署©版權所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