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船街
渡船街,由罗利老马路靠近俾利喇街处起,至大兴街与石街对面止。
渡船街的得名,须由新桥村说起。新桥村,位於澳门半岛东部。东望洋山东麓,即今二龙喉公园附近的山泉汇集成一条小溪,向西流经新桥村,至大兴街折向北,流入濠江。村民俗称该溪为“咸涌”,又称“莲溪”。为方便彼此往来,村民在今镜湖马路一带搭建一座木桥,后因日久损坏,改建新桥,人们乃习称该处为新桥。莲溪水道设有小艇停泊处,众多渡船穿梭来往。街道建成后,人们遂称此处为渡船街。1869年,澳葡政府公布该街名称,葡语Rua da Barca,意即船街。
莲溪新庙座落於莲溪水道右岸,建於1830年,光绪年间(1875至1908)重修扩建。1952年,由华人绅商何贤发起集资,在莲溪庙前广场兴建永乐戏院。
渡船街五十四号曾是澳门造船业工会会址。该工会成立於1946年,有700馀名会员,会长为谈钿。该会原名工羡行,清咸丰四年(1854)创立。民国十二年(1923)改组为“工羡装船工会”,后被解散。
 
 
 
最后更新日期:
请使用Chrome浏览器
市政署©版权所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