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墳馬路
西墳馬路,東起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和高偉樂街,西至新勝街、美珊枝街和區華利街。
該路得名,在於北邊有一座建成於1854年的聖味基(舊西洋)墳場。1869年,已有“西墳馬路”的記載,是當時北城牆外為數不多的被葡人標上名字的街道之一。
1925年,在西墳馬路近塔石球場路段北邊,建成澳門助學會(即澳門土生葡人教育促進會)大樓。大樓後面的西墳馬路路段,因此被稱為助學會街。1982年5月6日,改用今名“高偉樂街”。
聖味基(舊西洋)墳場的葡名,音譯為“聖味基墳場”,Arcanjo,意為天使長,São Miguel,意為米迦勒。1875年,在墳場內,建成聖彌額爾小堂。政府每年都在這裏舉行公祭活動:一是3月14日的治安警察局紀念日,二是11月2日的追思亡者節。聖味基(舊西洋)墳場內埋葬不少中葡名人,如美士基打、庇山耶、何賢和林家駿等。
 
 
最後更新日期:
請使用Chrome瀏覽器
市政署©版權所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