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多祿局長街
伯多祿局長街西接板樟堂街於仁安里、哪吒廟斜巷交界處,東至水坑尾街。
伯多祿局長街於1942年命名,以紀念曾任澳門議事公局局長的伯多祿。因昔日街內設有醫院及專營白馬牌威士忌店舖,此街又稱為醫院街、醫人廟街及白馬行街。
伯多祿局長街東段,座落着國華戲院商場大樓,對面的銀座廣場,前身為釣魚台。1910年,同盟會澳門分會租下釣魚台一座洋樓的二樓設立濠鏡公眾閱書報社,從事革命活動。
伯多祿局長街瀰漫着濃厚文化氣息。1916年,著名教育家陳子褒的女弟子曹美瓊在此創辦澳門第一所女子中學——維德女子中學。1938年,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從廣州遷至白馬行街三十七號繼續辦學。抗戰期間遷往澳門的廣州培道女子中學,在50年代中期也選址伯多祿局長街五號開設分校;1954年,浸信中學也曾遷往街內辦學。
 
 
 
最後更新日期:
請使用Chrome瀏覽器
市政署©版權所有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