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喉街,始於士多鸟拜斯大马路,止於松山隧道出口处。
该街名较早见载於1925年的街道名册。葡文名称Fonte da Inveja,意为“嫉妒泉”,是昔日二龙喉街头一口泉眼的名称,中文称作“二龙喉”。
二龙喉曾是澳门重要的饮用水水源,1827年的《香山县下恭常都采访册》已有记载。19世纪中叶,贾沙拉总督指令工务局局长开发水源,二龙喉流量猛增,是“植物群泉”和“坚固的水泉”的总和,局长乃将二龙喉取名为“妒忌泉”,后来该泉逐渐枯竭。该泉遗址在今天松山隧道之高士德大马路出口处附近。
二龙喉街北边有二龙喉公园,曾被称为土生葡人植物群、亚美打神父花园、兵头花园、二龙喉花园和何东花园。
二龙喉花园中有一座二龙喉宫,曾被用作澳门总督官邸。1934年10月,在二龙喉宫旧址,创办儿童学校,1942年改名鲁弥士主教幼稚园。鲁弥士,葡国人,於1920至1940年出任澳门主教,贡献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