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原来有南、北二湾,并无西湾,历经变迁,南湾便分为南湾与西湾。烧灰炉街就在南湾与西湾之间。烧灰炉街东北起自罗飞勒前地(烧灰炉口),西南至灰炉斜巷,长177米,宽约4~7米,整条街道呈“几”字型。从北往南走,一路都是平地,到烧灰炉公园旁拐弯后却是斜坡,直到灰炉斜巷。
1869年7月26日澳葡政府宪报刊登的澳门街道名录,便已收录烧灰炉街。该街取名烧灰炉,源於这里曾是西望洋山东南麓的一个古老渔村――烧灰炉村。昔日,这里是浅滩一片,村内居住的多为渔民蜑户,建有数十间平房。
1862~1874年间,澳葡政府开辟南湾街(即今南湾大马路),该村的土地和物业被收购,房屋被拆除,村落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以烧灰炉命名的街道,包括烧灰炉街、烧灰炉口、灰炉石级、灰炉斜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