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食甜品與致病性微生物

21/07/2025

摘要

 

  • ​本簡訊所稱的「凍食甜品」,是指餐飲及外賣場所預先加工製作(不論有否經烹煮或高溫殺菌)、不用翻熱即可直接食用的冷藏甜品,但不包括冷凍甜品,例如雪糕;
  • 夏季高温潮濕的環境為致病性微生物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有利條件,若在製作、貯存或供應過程中操作不當,多重因素疊加下,將大幅増加食源性疾病的風險;
  • 在凍食甜品生產經營過程中,應選用貨源可靠的食材、控制溫度和時間及避免交叉污染等衛生措施;
  • 食品生產經營者有責任向食品處理人員提供培訓,確保在食品製作過程中採取適當的措施,將各種危害的風險降到最低;
  • 如顧客要求食品生產經營者提供未經巴氏殺菌或未有完全煮熟的凍食甜品,食品生產經營者應主動向顧客作出相關的食用風險提示,以使顧客在了解其食用風險的情況下作出更有意識及合理之選擇。

 

引言

 

       在全球暖化背景下,近年本澳酷熱和熱夜日數明顯增加,加上時值盛夏,凍食甜品(如馬蹄沙、燉蛋、芒果布丁、奶凍、芝士蛋糕等)格外受市民歡迎,成為消暑首選。本簡訊所稱的「凍食甜品」,是指餐飲及外賣場所預先加工製作(不論有否經烹煮或高溫殺菌)、不用翻熱即可直接食用的冷藏甜品,但不包括冷凍甜品,例如雪糕。這些凍食甜品清涼消暑,但夏季高温潮濕的環境為致病性微生物(如沙門氏菌、李斯特菌)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有利條件,若在製作、貯存或供應過程中操作不當(如貯存温度不當或長時間置於室温),多重因素疊加下,將大幅増加食源性疾病的風險。本簡訊旨在提醒業界及市民注意凍食甜品的微生物風險,提供實用建議以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預防經由食品傳播的疾病,確保安全享用夏日凍甜品。

 

凍食甜品與致病性微生物的風險

 

       凍食甜品在製作及供應過程中,由於其加工方式可能不涉及烹煮或高温殺菌,貯存温度亦容許某些致病性微生物生長,存在較高的食品安全風險。因此妥善管理生產經營各環節中的食品安全關鍵控制點,例如確保食材安全、嚴格冷鏈控制及強化衞生措施等,是降低微生物污染風險的關鍵。

 

凍食甜品製作流程中的風險與控制措施(例子)​

製作過程 不當操作 相關致病性微生物 控制措施
選購食材購買未經巴氏殺菌的奶類或蛋類用於製作無需烹煮的甜品沙門氏菌選擇衛生可靠的供應商,使用經巴氏殺菌的奶類或蛋類,製作無需烹煮或未經高溫殺菌的凍食甜品
貯存忌廉芝士長時間存放於室温
沙門氏菌、李斯特菌新鮮與易腐壞的食材應妥善保護,並冷藏冷凍貯存(冷藏溫度為5℃以下,冷凍溫度為-18℃以下)
冷卻處理紅豆糕烹煮後長時間置於室温​冷卻
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應採取快速的冷卻方法(如將熱食分裝為若干小份或放到淺盤中攤開冷卻),整個冷卻過程不宜超過 6 小時,及後立即冷藏貯存
冷卻處理烹煮西米後,以未經煮沸的自來水(非飲用水)來冷卻或沖洗西米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彎曲菌可供即食的食材和水果配料應以適合直接飲用的水冷卻、沖洗或徹底洗淨
配製員工徒手為凍食甜品加上水果裝飾前未有洗手金黃色葡萄球菌處理食品前後須正確洗手,需要時可佩戴即棄手套並適時更換
運輸配送凍​食甜品在没有温控下長時間運送
沙門氏菌、李斯特菌使用設有溫控設備的車輛運送食品,或選用具有足夠保溫作用的容器或保溫箱在運送期間貯存凍食甜品
展示銷售凍食甜品在展示櫃溫度高於5°C,或存放過久李斯特菌展示櫃應保持5°C以下,標示食用期限,並按「先入先出」的原則出售凍食甜品,及時棄掉過期或不宜出售的凍食甜品



本澳規管情況

 

       根據本澳第5/2013號法律《食品安全法》,業界有責任採取相應措施,確保所供應的食品是安全、衛生且適合供人食用。為協助業界生產經營安全的凍食甜品,本署已推出《食品處理人員個人衛生指引》、《溫度與時間控制的衛生指引》和《製作甜品衛生指引》等指引,提醒業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注意的個人、環境和食品衛生與安全事項。此外,本署亦已推出《即食食品微生物含量指引》,以協助業界和執法人員對即食食品(包括凍食甜品)微生物含量進行風險監測,並相應作出適切的管理措施。上述指引詳細可參閱食品安全資訊網中「業界資訊-業界指引」專頁。

 

       另外,為確保本澳市售食品安全,市政署食品安全廳一直透過恆常食品監測系統及巡查機制,對本澳各食品生產經營場所進行排查監管,維護本澳的食品安全。

 

給業界的建議

 

  • ​選用優質食材:不應使用已逾期、有發霉跡象或已變壞的食材。使用經巴氏殺菌奶類或蛋類,製作無須烹煮或經高温殺菌的凍食甜品;
  • 避免交叉污染:分開存放生熟食品,且在處理食品時,使用不同的用具分開處理生和熟或即食食品;
  • 控制溫度和時間:妥善控制在貯存、處理、供應或運送等過程中的温度與時間;冷卻時,採取快速的冷卻方法,冷卻後,應盡快將其貯存在雪櫃內;
  • 縮短存放時間:以「先入先出」的原則管理食材及製成品,並標示製作日期;
  • 嚴格衛生管理:為食品處理人員安排食品安全培訓。盡量使用鉗子、筷子、湯匙等器具及手套輔助,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食品(特別是即食食品),及定期消毒器具。

 

給市民的建議

 

  • ​​選擇信譽店舖:光顧信譽及衛生良好的店舖;
  • 妥善貯存:購買凍食甜品後,應盡快食用,避免長時間置於室溫;如非即時食用,應盡快將其冷藏貯存;
  • 檢查新鮮度:如對食品衛生狀況及質量有疑慮,應停止食用;
  • ​​高風險人士注意:孕婦、幼兒、長者及免疫力較弱人士應避免食用含未經巴氏殺菌食材或完全煮熟的凍食甜品。

 

參考資料:

1. 民署對市售即食甜品抽樣檢測 全部樣本通過檢測(澳門市政署)。2017年11月

https://www.foodsafety.gov.mo/c/foodinspec3/detail/0d266325-9bb3-4bc4-a637-712fa14fe625

 

2. 本地非熱食甜品的微生物質素(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022年11月

https://www.cfs.gov.hk/t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afs/programme_rafs_fm_01_16.html

 

3. 氣候變化(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2025年1月

https://www.smg.gov.mo/zh/page/363

 

 

BRR 006 DAR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