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门渔民互助会主办、市政署推动及协办的“渔灯旧话”渔业历史展已於市政署大楼内展出,透过精心挑选的逾百件珍贵图片及展品,呈现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本澳渔业的发展及变迁,内容丰富多样,欢迎市民及旅客参观。
市政署持续推动民间社团举办以“澳门情怀”为题的系列展览,继年初的“粤韵悠长”粤剧艺术展後,“渔灯旧话”渔业历史展是今年压轴展览。澳门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是着名的渔港,超过二千艘渔船出海捕鱼,约二万名渔民以澳门为家,同时衍生了不少行业,包括造船业、海产加工、渔栏批发、船具和渔具制造等,构成澳门的重要产业,在澳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是次展览由澳门渔民互助会精心策划,为本澳近年最具规模的专题渔业展览,分为“四海为家—渔之家”、“扬帆起航—渔之作”、“渔家风貌—渔之饰”及“迎浪而行—渔之俗”四部分,展品丰富多样,包括渔业文件、捕鱼工具、渔获标本、渔民家具、婚嫁用品、木制渔船模型等,展现了渔业发展的历程及渔民风俗文化,映照出昔日渔业的兴盛,是了解澳门渔业历史的难得机会。
另外,亦展示逾六十年历史的航行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内地发出的出海船舶户口簿、八十年代的粤港澳流动渔民证、无线电话资格证明书、大雾用铜钟、护身剑及裤头链等,皆反映渔民传统习俗与历史记忆,展场亦有详细文字解说,深具教育意义。
展览由即日起至二零二三年三月八日於市政署画廊展出,时间为每日上午九时至晚上九时;展览设有四场导赏活动,分别为本年十二月十日及二十四日、明年一月二十八日及二月十一日,下午三时至四时举行;另设有四场渔船模型制作工作坊,分别为本年十二月十七日、明年一月七日、十四日及二月四日,下午三时至四时半在现场举行,每场名额十五人,先到先得,费用全免,有兴趣的市民可致电6372 8602查询及报名。